02书屋 > 寒门宰相免费观看 > 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道德

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道德


章府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将坐在章越下首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对许将道:“那么此案是实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将道:“回禀丞相,此事我实不知。是贱内联络几位同乡为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闻许将之言,章越捏了捏额头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道:“我知道你为官尚清,但没料到约束家人却不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话说回来,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,也有家人和同乡要照拂,不过此番蔡持正系狱,你怕是难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将道:“是下官辜负相公信任,甘受责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越道:“眼下只有让你先外任了,过段时日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许将行礼后离开章府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将这一次牵涉进太学生虞蕃案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一个名为虞蕃的太学生敲登闻鼓上书鸣冤。

        上书的内容是“太学讲官不公,校试诸生,升补有私验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凡试而中上舍者,非以势得,即以利进。孤寒才实者,例被黜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王安石改革太学后行三舍法的弊端,因为上舍生可以直接授官,而推升上舍的名额,都掌握在直讲等国子监学官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导致太学士风一落千丈,士子们都奔竞于讲官之门,并贿赂通请讲官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天子命开封府知府许将查此案。许将一开始推诿,因此案确实棘手,他没有那么大风力办此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官家对许将不满,将许将暂免开封府知府之职,仍旧为翰林学士。

        由蔡确接过此案。

        蔡确一接过此案就将事实查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牵涉此事的参知政事元绛。元绛让儿子元奢宁贿赂国子监直讲孙谔,叶唐懿为族孙元伯虎请为太学内舍生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后元绛答允作为回报升孙谔的官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元绛之外,还有直讲龚原坐受生员张育的银绢及直讲王沇之请求,升不合格卷子为上等。

        直讲沈铢坐受张育瓷器、竹簟。

        直讲叶涛坐受张育茶、纸,并非假日受生员谒。

        直讲沈季长坐受太学生赂,升补不公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沇之坐受太学生章公弼贿赂,补上舍不以实。

        余中坐受太学生陈度贿赂。

        蔡确一查查得了几十人,如录事参军李君卿、士曹参军蔡洵,以及国子监丞王愈,还包括原开封府知府许将,他的妻弟与同乡数人也是涉案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网罗一批太学直讲中,龚原是王安石得意门生;沈铢是王安石的外甥;叶涛是王安石的侄女婿,沈季长是王安石妹夫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余中是熙宁六年状元,是吕惠卿的女婿。

        许将走后,蔡确被彭经义引至堂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将名单递还给蔡确,然后道:“既是确认无误,就按法办理!”

        蔡确道:“丞相,其中有些人的罪名其实可轻可重,都一律以严办上奏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章越道:“太学乃你我当年读书之处。朝廷供给廪膳,使你我不再为温饱而奔波;延请明师为博士直讲,让你我不再为求问知识为难;集天下藏书于此,令你我不再为抄书来读而烦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故而必须一整风气。许将虽是你我好友,但既牵涉其中,一律贬谪出外,以示公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确露出玩味的笑意道:“然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章越看了蔡确的笑容,心知肚明他要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事矛头直指元绛,同时还有太学里的一票新党,当然名单里除了许将外,其他人选都很合适。

        虞蕃在上书里还言太学里论语,孟子什么的都不讲,只讲周礼一部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何呢?

        王安石修的三经新义,其中周礼新义部分是他亲自写。

        你太学要讲周礼没有问题,因为王安石要从‘秦制’改为‘周制’,所以变法要在周礼里找理论根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章越都不反对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你太学不能除了周礼都不讲啊!

        章越之前任参知时,让苏辙,陈瓘等人重修中庸义和孟子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已是编行出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章越拜宰相了,虽还没要让你们用中庸义,孟子义为教材,但中庸和孟子总要讲讲吧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你们连领导意思都不懂得体会?这点眼色都没有?

        太学讲官们以沈季长为首的就是这么视若无睹,这不是他们不明白,而是完全没有将章越这宰相放在眼里,还以为如今是熙宁,而不是元丰吗?

        之前章越与王安石辩经时,沈季长还鼓动学生对自己对道德经的注释大肆批评,支持王安石,同时在太学生掀起了争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辩经之中,对反对王安石,支持章越的太学生,都被沈季长等直讲将他们卷子降等或降出上舍,内舍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好蔡确递来这一桩虞蕃案。

        蔡确道:“下官记得熙宁二年时,太学之案,当时丞相判国子监,舒国公将丞相与六名直讲皆从太学勒停或除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丞相还被连贬三级,降至秦州通判。之后太学的直讲便为龚原,沈铢,叶涛,沈季长之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还记得丞相当年大骂舒国公为什么‘一道德’,压制士林言论,与我等为颜复等国子监直讲叫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确说到这里,讽刺的意味已是很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知道蔡确,在讽刺自己在质疑王安石,理解王安石,成为王安石的路上,这一次又朝前迈了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厚颜无耻地道:“诶持正,子曰,言必行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谁说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呢?

        我这就把脸伸出……不,我还要为自己行为找正确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实一道德也无不可,大学里便有云,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于至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于至善,便是大学之三纲目。其中明明德,便是弘扬明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儒家的道德与道家的道德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道家的道德准确说是德道,这个德是上直下心,说白了就是通往内心的道路,更准确说是人与世界如何和谐共处,如何天人合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儒家道德是普世价值观,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,比如一些违背风俗却不违反法律的行为,儒家认为是众人天然有义务阻止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不允许部分人讲个性或个人主义。

        有的人可能认为是自己的事,与他人无关,但儒家认为大家都觉得你这么办不对,是有权利阻止你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大学第一纲目,就是明明德,你不仅要明白明德,还要将之弘扬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如今什么是‘明德’,章越自是有权定义,这就是正名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次日朝堂上,蔡确将元绛,许将及太学诸直讲卷入的贿赂之案,禀告给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章越在一旁看着元绛的神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趁着兰州大捷之势,果决地打击政敌。


  (https://www.02sw.net/304_304041/795309260.html)


1秒记住02书屋:www.02s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02s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