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书屋 > 我的军需库 > 第507章 司令的记忆

第507章 司令的记忆


不过,相比起整编这件事,李阳此时心里更关注的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家。

  在这方面,前世作为特战队长,他有过专门的了解。

  那个时候,经常进行一些各国的特战交流会什么的。

  这其中,火花是不可避免的。

  一些小国家,因为打不过他们,就各种嘲讽。

  记得当年一些外国的特种兵嘲笑他中国的科学技术都是偷来的,他们的武器都是捡来的。

  他当时就怒了,与那位外国兵理论了一番。

  当时他被堵得哑口无言。

  在他的记忆中,中国钱教授等等在世界闻名的顶级科学家,这些科学家世界闻名,提出来任何一个人,没有人敢轻视。

  可是,这都是自中国解放之后,在当时世界各国各种理论上,这才研究成功并闻名世界的。

  在中国解放之前,二战世界,从来没有见过中国科学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。

  而在这个时代呢。

  德国奥托·哈恩otto  hahn(1879~1968),杰出科学家,研究元素同位素和放射性闻名世界着称。

  魏茨泽克(carl  friedrich  von  weizs  cker,1912一)、德国物理学家、哲学家、天文学家,在1937年提出恒星能源的机理,1944年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旋涡说。

  冯·布劳恩(wernher  von  braun,1912年—-1977年)德国工程师在老美的第一颗卫星的发射,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“菠萝菠萝11号”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。

  甚至说,生于罗马尼亚的赫尔曼施塔的奥博特,也提出了空间火箭和脱离地球引力的方法,甚至还参加v2导弹的研制。

  所以,那个时候,他还真被外国佬给说的哑口无言。

  好像他国还真的在那个时期没出过什么闻名世界的科学家。

  他知道,那个时候中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,就算是有,也没有那个研究环境。

  可他偏不信。

  堂堂中国怎么会没有,五千年的中国底蕴,是世界任何国家比不了的。

  所以,他专门查了资料。

  这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
  中国在这个时期并非没有科学家,只是这些科学家,被这场解放战争给掩盖住了,有科学家的研究室不断的搬迁,有科学家研究成果甚至来不及带走就被小鬼子给摧毁。

  并不是这个时代龙国没有科学家,只是没有稳定的环境研究这一切。

  重庆方面倒是很在乎这些科学家,可是,重庆方面因为背靠着老美,对这些只会耗费钱财却没什么研究成果的科学家,不太愿意投入资源。

  所以他想,如果这个时候,中国环境安定,那些在中国解放后涌现的科学家们,会不会提前引动中国的科技大爆发。

  喀秋莎。

  这个曾经令老美闻风丧胆的大炮,会不会先一步被研究出来。

  以前,可能没有人做到,让一个地区,不受小鬼子的攻击。

  但是现在,他能做到。

  超强的火炮,超强的防空能力,超世界一流的空战能力,只要有这些,便能打造出一个超级军事基地。

  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为了建立一个安稳的研究基地。

  这个基地,将成为中国科技的摇篮。

  想到这里,李阳不由的推算起来现在这个时间里,这些科学家都在什么位置。

  饶毓泰,1891.12.1-1968.10.16,物理学家,教育学家,龙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,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,对低压供弧放电机理做出了重要贡献,分子光谱,倒嘶踏克效应等方面,有着杰出的贡献。

  这个时代,这位物理学家,在重庆,只是一名教授。

  吴教授,(吴健雄)1912.-1997曾经被誉为世界物理女王,这个时候,还在老美那里。

  看来,得想个办法请回来才行。

  萨本栋,1902-1949,物理学家,电机工程专家,教育家,研究真空管性质和效能。发展了大学的物理系。

  所以,直到那时他才知道,此时的龙国,有无数的科学家,正在成长期。

  之所以在解放后集体大爆发,那是因为在那个时候,没有相应的研究环境科技树。

  早一日攀爬,早一日引领世界,早一日不受压迫。

  这是在历史发展中的必然。

  就算是他穿越过来的那个时候,龙国还受到各个国家的技术封锁。

  所以说,攀爬科技树,就要从这个这个时刻开始。

  借了这股东风,必将翱翔万里。

  错过这股东风,只能空留遗言。

  不仅如此,此时的老美还在研究原子弹中,要是能在这个时候。

  不言而喻,科技力量只有走在最前沿,才能成为大佬。

  而且,他这里有现成的东西。

  他不知道具体是怎么造出来的,反正就有了。

  之所以不能批量,那是不知道具体的建造方法

  可只要有这些科学家,那他就有了方式方法,集中优势力量,才能迅速的强大起来。

  随着林峰的遐想,不知不觉之间,天色彻底的亮了下来。

  小鬼子那边似乎也也是发现了我军从王家滩上撤走,只咬住了小股力量。

  第一时间,鬼子军部便下达了命令,继续追击。

  大量的小鬼子开始徒步进山,准备与我军一决高下。

  可是,这道命令。

  被洪光郑一朗拦截了下来。

  洪光郑一朗反而以劝告的方式,告诉鬼子司令部,这个时候,不能怒而兴师。

  于是,鬼子大部队集结在了王家滩。

  却不再动作,而是同样命令各个联队长,向着鬼子司令部集结。

  鬼子也召开战后总结了。

  因为洪光郑一朗在接手第四师团之后,并没有着急命令鬼子部队做什么,而是迅速的分析了这次战斗中整个动态。

  发现,这场战斗,其实没有必要打的如此的繁重。

  同样,他也发现,这次前来华中的我军战士,跟他以前打过的任何军队都不同。

  武器装备厉害,战斗力凶猛,战士的意志力坚定,而且拥有高度统一的作战和高度灵活的作战能力。

  这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支部队。

  敌人非常的强大。

  拥有的装备,甚至比起他们小鬼子还要好。

  所以,洪光郑一朗在接到命令后,反而劝告司令部,进行这次战后总结。


  (https://www.02sw.net/3495_3495203/11110645.html)


1秒记住02书屋:www.02s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02s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