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书屋 > 我,晚唐之主,沉迷修仙 > 第197章 大结局

第197章 大结局


至于如何处理两个臣子。

  李隆基想了想,道:“韦坚,罔顾我大唐律法,私自和边帅约谈,已经犯了律法,按律法当流放,但朕年你是初犯,之前又有功劳再身,此次就免于流放,但亦不能宽恕,着免去中丞御史之职位,只担任水路转运使。”

  “谢圣人龙恩。”韦坚心里长出一口气,这已经是最好的待遇了,命保住了,家族也无牵连,自己还担任水陆转运使这个肥差,说明圣人还需要自己干活出力。

  心里道好悬,差点就挂了。只是自己想争取做长安城的京兆尹这个职位是没戏了。

  只能是看日后忠王能否被册立储君之后再说了。

  他自己需要隐匿一些日子了,正好,白云观的环境不错,可以带小妾去那里住一段时间,寻个宁静。

  “皇甫惟明亦免去流放,着戴罪立功,拿下石头堡,你功不可没,拿不下来,朕一同找你算账。”李隆基语气严厉道。

  “诺,谢主隆恩。”皇甫心里也松了一口气。

  心道,这事就解决了,晚上回去好好聚聚,对只能是自己家里人聚聚。

  大唐长安太可怕了,吃个饭,发个牢骚,他差点全家族都被流放了。

  这件事就这样风平浪静的过去了。

  几日后。

  集贤院学士贺知章求见圣人。

  圣人正醉心研究皇甫让人送来的《胡腾舞》,和杨太真二人研究的不亦乐乎,甚是投机。

  贺知章双膝跪地,低头恭敬地说道:“启奏圣上,微臣观察到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呈现出一片衰败荒凉的景象,各个地区灾难频发,恐怕上天会出现异常征兆,给人世间降下罪责啊!”

  李隆基听到这里顿时怒火中烧,心想自己统治下明明是一个繁荣昌盛、天下太平的美好时代,怎么能被这个家伙说成是即将走向灭亡的朝代呢?任谁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气愤不已。

  就连一旁的杨贵妃杨太真也不禁吓得浑身一颤,心中暗自思忖:难道这贺知章不想活了吗?按常理来说似乎也不应该啊,从未听闻他做出过什么过分越矩之事。

  “不知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得以化解呢?”李隆基带着不满的情绪质问着。

  “当立储君。”贺知章回答道。

  “请先生明示。”李隆基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,但仍然心存疑虑和不解。

  贺知章道:“自古天下祸乱之始,未有不由继嗣不立,付属之心不预定,而遂至后世争夺危亡,使天下赤子糜烂涂地而受敝者也。”

  贺知章的意思很明白,就是当今太子未立,这才导致这么多的祸乱,根源上来说都是为了争夺皇子的位置的,比如前段时间韦坚和皇甫的案子,其实从根上说,都是想扳倒李屿,竞争路上少一个对手。

  李隆基自然听得进去了。

  问道:“太子当立何人为好?”

  “臣以为当立三皇子李屿。三皇子品性端方,才识卓越,幼承庭训,长怀国家。仁孝之德,夙着于宫闱,臣推选的自然是他,且臣给他当过秘书监,对其能力自然比较明白。”贺知章道。

  “朕知道了,你回去吧,朕好好想想。”李隆基道。

  贺知章走后,李隆基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个事情。

  贺知章说的很有道理,之所以这么多的麻烦不断,确实和东宫未立有关系。

  但是,他又犹豫不决,到底该立那个皇子呢。

  李屿,确实不错,但李瑁,确实不行,下面还有十几个小皇子,要不在等小皇子长大几岁再说?

  这是李隆基犹豫不决的地方。

  “高力士,你说立皇子,朕该立那个皇子呢?”李隆基问身旁的高力士。

  高力士笑道:“自然是该立长。”

  “嗯,有道理,朕竟然忘记了,立长才有说服力。”

  当下,皇子中,死的死,亡的亡。

  最大的皇子就是三皇子李屿了。

  “让李屿选几个名字吧。”

  立皇子,自然要给新任皇子起新的名字为上。

  “诺。”高力士心花怒放。

  这几天,李屿忙着选名字了。他也预感到好事要来,

  李屿选来选去,最后选了李亨这两个字。

  几日后,诏书颁布:

  朕闻,国家之基,在于太子之选;社稷之安,系于储君之贤。今,朕躬承天命,统御万方,夙夜忧勤,以安黎庶。思我皇家之继,宜立贤明之子,以承宗庙之重,继往圣之业。

  朕之皇子李亨,品性端方,才识卓越,幼承庭训,长怀国家。仁孝之德,夙着于宫闱;文武之才,已显于朝野。朕观其言行,察其志向,深信其能克绍箕裘,恢弘帝业,为万民所仰赖,为社稷所倚重。

  朕今依祖宗之制,顺天应人,册立李亨为皇太子,以承大统,以继皇祚。诸卿当同心协力,辅佐太子,共图国家之昌盛,社稷之安宁。

  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

  全文完。


  (https://www.02sw.net/3545_3545024/11110955.html)


1秒记住02书屋:www.02s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02sw.net